10月23日晚,珠海市创沃中等职业学校第92场读书分享会在报告厅温暖开启。自启动以来,读书分享会始终以“为美好生活而读书”为精神内核,用文字点亮心灵,用思想连接现实。而这一次,我们迈出了全新的一步——以“聊”代“讲”,用一场关于“食”的深度对话,叩开属于一个时代、几代人的记忆与思考。
本期活动特邀学校创始人曾凡明校长、德育力行处处长余宗名与德育力行处主任杨水生作为对谈嘉宾,围绕“食”这一看似寻常却意蕴深厚的话题,展开了一场轻松却不失深度的交流。
一餐一饭,皆是时代记忆
“民以食为天”,一餐一饭中,藏着最质朴的生活愿景,也烙印着几代人的成长轨迹。三位老师从童年时代关于“食”的记忆谈起,娓娓道来那些与饥饿、温饱、滋味有关的岁月片段。
曾凡明校长谈及“妈妈的味道”时分享了他的哲思:“妈妈的味道”藏着独一无二的的温暖与回忆,我们却难以复刻,或许是由于为人父母后,我们烹出的是“责任与关怀”味道,我们无法同时拥有青春的味蕾与成熟的心境。他因此叮嘱学子:请务必珍惜这份独一无二、无法重来的幸福。
随着话题的深入,三位老师就当代饮食文化的变迁展开探讨。从粗粮到精粮,从追求“大鱼大肉”到崇尚“轻食简餐”,从“在家做饭”到“外卖常态”,饮食方式的演变不仅反映了物质条件的飞跃,也折射出社会结构与生活观念的深刻转型。
曾凡明校长指出:“饮食的进步,本质是文明的进步。我们不再只为果腹而食,而是通过食物表达对健康、环境、伦理乃至美学的态度。”
预制菜风波:一场关于“真实”与“便捷”的思辨
针对当下备受关注的“预制菜”议题,他们并未回避其存在的合理性,但也从教育者与生活者的双重视角提出了辩证的思考。
余宗名老师表示:“科技与传统,如同阴阳两极,将长期共存。我们需要做的,是在拥抱便捷的同时,守护好对‘真实’与‘新鲜’的追求。”杨水生主任则从青少年成长的角度提出忧虑:“如果下一代人习惯了‘加热即食’,他们是否会丧失对食物本源的理解、对生活本真的体验?”
曾凡明校长总结道:“教育,不只是教人知识,更是教人生活。在‘预制’与‘亲手’之间,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思考:什么是生活的本质?什么是人与万物应有的连接。”
整场对谈在轻松而真诚的氛围中持续了一个多小时。没有高深的理论堆砌,没有教条式的价值输出,只有三位师长以生活者的身份,与在场近百名学生共同完成了一次关于“食”的时光旅行与思想启蒙。
第92期读书分享会虽已落幕,但“聊”出来的思考仍在延续。我们相信,教育从来不止于课堂,生活本身就是最丰富的教材。在未来,创沃将继续以多元的形式、贴近人心的内容,推动阅读与生活、教育与成长的深度融合,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,都因思想的照亮而变得不凡。
扫码关注抖音号
扫码关注公众号
